認證機構

13個市場認證及認證機構

產品要順利打入目標市場並具備競爭力,取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的合格標誌是關鍵因素之一。不同市場及產品類型所需的認證標準各異,企業必須依據地區規範與產業需求,選擇相對應的認證路徑,以確保產品符合法規要求並提升市場信任度。

1. CE標誌

在歐盟市場,CE標誌(Figure 1)屬於法律規定的強制性要求。無論是歐盟內部製造的產品,還是從第三國進口的產品,只要涵蓋在歐盟相關指令規範的範圍內,皆須貼有CE標誌。這項標誌代表產品已符合歐盟《技術協調與標準化新方法》(New Approach Directives)中所訂定的基本健康、安全與環保要求。以下產品需要加貼CE標誌:

  • (a) 電氣類產品
  • (b) 機械類產品
  • (c) 玩具類產品
  • (d) 無線電和電信終端設備
  • (e) 冷藏﹑冷凍設備
  • (f) 人身保護設備
  • (g) 簡單壓力容器
  • (h) 熱水鍋爐
  • (i) 壓力設備
  • (j) 遊樂船
  • (k) 建築產品
  • (l) 體外診斷醫療器械
  • (m) 植入式醫療器械
  • (n) 醫療電器設備
  • (o) 升降設備
  • (p) 燃氣設備
  • (q) 非自動衡器

注意: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韓國等不接受CE標誌。

2. RoHS

RoHS(Figure 2),全名為《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又稱為2002/95/EC指令,是歐盟為保護環境與人體健康而制定的重要法規。該指令自2006年起正式生效,規定電子電氣產品中不得使用或需限制使用特定的有害物質。

RoHS指令的實施對電子電氣產業產生重大影響。製造商必須確保其產品及零組件符合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否則將無法合法進入歐盟市場銷售。該指令有效促進了產品設計向環保、無毒化方向發展,提升了整體產業的綠色製造水平。如今,RoHS已不僅限於歐盟,各國也紛紛參考其規範制定本地法規,使其成為全球通用的環保準則之一。RoHS針對所有原材料及生產過程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種有害物質的電氣電子產品,主要包括:

  • (a) 白家電(如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吸塵器、熱水器等)。
  • (b) 黑家電(如音訊、視頻產品、DVD、CD、電視接收機、IT 產品、數碼產品、通信產品等)。
  • (c) 電動工具。
  • (d) 電動電子玩具和醫療電氣設備等。

3. UL

UL(Figure 3)是美國「保險商試驗所」(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的縮寫,為全球知名的第三方安全檢測與認證機構。作為美國最具權威性,且在全球範圍內具重要影響力的非政府機構,UL致力於推動產品安全標準的建立與實施。其主要任務是運用科學的測試方法,評估各類材料、零組件、設備、產品及建築設施對人身安全與財產可能造成的風險,並根據測試結果制定相應的安全標準。

UL 不僅發布安全規範與技術資料,協助製造商設計更安全的產品,也提供現場調查與技術支持,從源頭減少事故風險。其認證標誌已成為消費者辨識安全產品的重要依據,深受全球市場信賴。

4. CCC

CCC(Figure 4),全稱為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是中國為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並體現國民待遇原則所設立的國家級強制性認證制度。該制度自2002年起正式實施,對22大類、共149種產品實行強制認證管理,涵蓋電子電器、汽車零部件、安防設備、電線電纜等關係到人身健康與財產安全的產品。

中國強制認證標誌(CCC標誌)正式實施後,逐步取代了早期的“長城”標誌與“CCIB”標誌,實現了認證體系的整合與統一。

5. GS

GS(Figure 5),全稱為 Geprüfte Sicherheit(安全性已認證),是德國產品安全的重要標誌之一。該標誌由德國勞工部授權的第三方機構,如 TÜV、VDE 等進行檢測並頒發,代表產品已通過嚴格的安全測試。雖然GS雖然不是法律強制要求,但由於其高度公信力,已被歐洲消費者廣泛接受與信賴。GS認證對工廠品保體系有嚴格要求,對工廠要進行審查和年檢:

  • (a) 要求工廠在批量出貨時,要依據ISO9000體系標準建立自己的品質保證體系。工廠至少要有自己的品管制度、品質記錄等檔和足夠的生產、檢驗能力。
  • (b) 頒發GS證書之前,要對新工廠進行審查,合格才發放GS證書。
  • (c) 發證書後,每年要對工廠進行最少1次審查。無論該工廠申請多少個產品的TÜV標誌,工廠審查只需要1次。

需要申請GS認證的產品有:

  • (a) 家用電器,如電冰箱、洗衣機、廚房用具等。
  • (b) 家用機械。
  • (c) 體育運動用品。
  • (d) 家用電子設備,如視聽設備。
  • (e) 電氣及電子辦公設備,如影印機、傳真機、碎紙機、電腦、印表機等。
  • (f) 工業機械、實驗測量設備。
  • (g) 其它與安全有關的產品,如自行車、頭盔、爬梯、傢俱等。

6. PSE

PSE(Product Safety of Electrical Appliance & Materials)認證(Figure6),中文譯為「電氣產品安全認證」,是日本對電氣用品實施的強制性市場準入制度,在當地也被稱為“適合性檢查”。該制度是根據日本《電氣用品安全法》(Electrical Appliance and Material Safety Law)所設立,目的在於保障消費者人身與財產安全,並提升電氣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性。根據《電氣用品安全法》規定,日本政府將電氣產品分為「特定電氣用品」與「非特定電氣用品」兩大類。其中,「特定電氣用品」涵蓋115種高風險產品。而「非特定電氣用品」共包含338種產品。

PSE認證涵蓋了產品在電磁相容性(EMC)與安全性兩大方面的技術要求。所有列入目錄的產品,無論是進口或在日本國內製造,都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否則將不得在市場上銷售。

7. FCC

FCC(Figure 7),全稱為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是美國負責監管通訊領域的獨立政府機構。其職責包括監控和管理無線電廣播、電視、電信、衛星、電纜等各類通訊服務,協調國內與國際間的通訊規範。FCC的監管範圍涵蓋美國50個州、哥倫比亞特區以及所有美國海外領地,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和影響力。

為保障通訊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電磁相容性(EMC)及人身安全,FCC對進入美國市場的各類電子產品設有嚴格的技術標準與認證要求。包括無線通訊設備、無線電發射和接收設備、電腦、傳真機、無線遙控玩具、電話系統、藍牙和Wi-Fi裝置等產品,若欲銷售至美國市場,必須取得FCC認證,確保其不會對其他通訊設備或公共安全構成干擾或危害。

產品通過測試後,相關報告和申請文件將提交至 FCC 或授權機構審查,通過後即頒發FCC ID或批准文件。這些認證資料是進口清關的重要依據,進口商與報關代理人在報關時必須提供證明產品已符合FCC標準的相關文件,否則將無法順利進口,甚至可能遭遇罰款或退運。

8. SAA

SAA(Figure 8)認證是由澳大利亞標準協會(Standard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所授權的電氣產品安全認證,主要適用於所有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電器類產品。根據當地相關法規,所有電氣產品在銷售前均需通過 SAA 認證,以證明其符合澳大利亞的安全標準。由於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簽訂有互認協議,凡獲得澳洲 SAA 認證的產品,也可直接銷售至紐西蘭市場,無需重複認證,從而大大提升貿易效率。

SAA標誌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形式認可」,僅針對樣品進行測試;另一種為「標準標誌」,除了樣品測試外,還需接受工廠檢查,對整體生產流程進行審核,確保產品持續符合安全要求。

9. SASO

SASO(Figure 9)是沙烏地阿拉伯標準組織(Saudi Arabian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縮寫,負責制定並監管沙國國內各類產品與日用品的國家標準。其職責涵蓋產品的品質、安全、度量衡制度以及標識等技術規範,確保商品符合沙國的法規要求。SASO 標準具有強制性,所有進口至沙烏地阿拉伯的產品若未符合相關標準,將無法進入當地市場。

10. ISO9000

ISO 9000族(Figure 10)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旨在為全球企業建立統一的品質管理體系。中國對應的國家標準為GB/T 19000—ISO 9000族標準(中國很多的標準,都是參考ISO設計),該標準的推行與實施已成為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產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事實上,品質認證制度由來已久,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基本門檻。通過第三方機構對企業品質管理體系的審核與認證,不僅有助於企業規範管理流程,還能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信任度與認可度。

11. VDE

VDE(Figure 11),全稱為VDE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Institute(德國電氣工程師協會測試與認證機構),是歐洲最具權威的測試與認證機構之一,擁有超過百年的產品檢測經驗。作為一家國際公認的第三方機構,VDE 致力於電子電氣產品及其零組件的安全性、電磁相容性(EMC)及性能測試,並在全球範圍內享有高度信譽。

VDE認證涵蓋的產品範圍廣泛,包括家用與商業用途的電器、資訊技術設備、工業控制系統、醫療電子設備、電線電纜、電子元器件以及組裝材料等。產品經VDE檢測合格後,即可獲得帶有VDE標誌的證書。

12. CSA

CSA(Figure 12)是加拿大標準協會(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簡稱,為加拿大首家專門從事工業標準制定的非營利機構。如今,CSA 已發展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安全認證機構,同時也是全球最具聲譽的認證機構之一。CSA 提供涵蓋多領域的產品安全測試與認證服務,認證範圍包括機械設備、建築材料、家用與工業電器、電腦與辦公設備、醫療裝置、環保技術、防火安全設備、運動與休閒產品等。CSA 認證產品範圍主要集中在八個方面:

  • (a) 人類生存及環境,包括職業保健和安全、公共安全、體育運動及娛樂設備環保及保健工藝技術。
  • (b) 電氣與電子,包括建築用電氣設備安裝法規、各類工商及民用的電氣、電子產品。
  • (c) 通訊與資訊,包括住處處理系統、電信及電磁幹擾技術與設備。
  • (d) 建築結構,包括建築材料和產品、土木產品、混凝土、磚石結構、管件及建築設計。
  • (e) 能源,包括能源再生和轉移、燃料燃燒、安全設備及核能技術。
  • (f) 運輸及分配系統,包括機動車安全、油氣管線、物資處理與分配及離岸設施。
  • (g) 材料工藝技術,包括焊接與冶金。
  • (h) 商業及生產管理系統,包括品質管制與基礎工程。

13. TÜV

TÜV(Technischer Überwachungs-Verein)(Figure 13)在英語中意為「技術檢驗協會」(Technical Inspection Association),是德國最具代表性的第三方檢測與認證機構之一。TÜV標誌是專門為電子元器件及產品安全設計的認證標誌,憑藉其嚴格的測試標準與公信力,已在德國及整個歐洲市場廣泛被接受與信任。

企業在申請TÜV認證時,通常可同步申請CB(Certification Body)證書,這有助於在取得TÜV認證的基礎上,透過國際電工委員會的多邊認證制度,快速轉換為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安全認證,提升產品國際市場的通行力。此外,當產品成功獲得TÜV認證後的元器件可免除重複測試,進一步縮短整機認證流程並降低成本,為製造商提供更高效的合規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