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塑膠材料物性及測試

塑料物性表性能說明與使用性能(下)

塑料的使用性能以及塑料製品在實際應用中的需求,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力學性能和熱性能等。這些性能可通過特定指標進行量化,並通過相應的實驗方法進行測試與驗證。了解這些性能有助於選擇合適的塑料材料,滿足不同使用場景的需求。

塑料簡易鑑別方法

塑料簡易鑑別方法

塑料在沒有測試儀器分析化驗室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密度大小、燃燒現象及外觀顏色、塑料性能的不同來加以區分。塑料著色以後,很難用肉眼直接看出是何種塑料,需要用”看、聽、聞、壓、摔、咬”的方法來綜合鑑別。

塑料物性表

塑料物性表性能說明及使用性能(上)

技術人員或工程師主動查看塑膠材料物性表的人並不多,但是有些有關材料的關鍵資訊其實都來自這些物性表。物性表提供了塑膠材料的基本性能數據,例如機械強度、耐熱性、化學穩定性及加工特性等,對於選擇合適的材料至關重要。

塑膠應力

塑膠應力消除實驗

塑膠件內應力是指在塑膠熔融加工過程中由於受到大分子鏈的取向和冷卻收縮等因素而產生的一種內在應力。當大分子鏈間的作用力和相互纏結力蒙受不住這種動能時,內應力平衡即受到破壞,塑膠製品就會產生應力開裂及翹曲變形等現象。

結晶性塑膠

塑膠產品成型收縮率

塑料通常是在高溫熔融狀態下充滿模具型腔而成型,當塑件從塑模中取出冷卻到室溫後,其尺寸會比原來在塑模中的尺寸小,這種特性稱為收縮性。它可用單位長度塑件收縮量的百分數來表示,既收縮率(S)。

塑料的選用

塑料的選用及回收分類

塑料原料會影響到塑件的使用性能、塑件的成型工藝、塑件的生產成本以及塑件的質量。目前為止,作為原材料的合成樹脂種類已達到上萬種,實現工業化生產的也不下千餘種。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工業化的合成樹酯品種都獲得了具體應用。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有些塑料在性能上十分接近,難分伯仲,需要多方考慮、反覆權衡,才可以確定下來。因此,塑料材料的選用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作、缺乏可遵循的規律。對於某一塑件,選材料這個角度應從以下因素中考慮。

次料回收

塑膠次料的回收利用

次料(Re-grinding resin/水口料/回料/二次料/回收料)包括渣滓或切碎的溢料 (Flash)、流道結塊 (Runners)、溶渣及無污染廢棄零件等,主要由製造商廠內成型後在初次模型製程中所產生的物料。這些次料碾壓更小材料後,與新純混合再利用。使用次料是為了節省成本並達環保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