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合作

技術人員轉產品設計的優勢

台灣的電子產業大部分都是幫人代工,因此很多時候必須遵從客戶的要求和規格去做。所以,這方面的工程師通常會特別著重產品設計的檢討和分析,以幫助客戶處理並確認可能出現的設計問題。這部分的檢討分析能力就需要靠一些實務經驗的經驗補助。

◎ 多才多藝的能力

很多公司都希望機構或產品工程師具備多才多藝的能力,不論是設計還是製造上都能夠獨立處理 (圖1)。然而,這樣的期望往往是不切實際的(圖2-1) (圖2-2) (圖2-3)。產品設計和生產製造是不同的領域,各自需要不同的技能和專業知識。在模具檢討中,需要專業的模具工程師來處理,而不是期望其他類型的工程師能夠輕易地解決。如果有人能夠輕易地解決這些問題,那麼模具廠的那些工程及設計就可以直接回家吃自己了。當然,也許有一些人具備這樣的能力,但他們只是少數。

多才多藝的能力

以前擔任模具工程師時,我曾詢問一些機構工程師,如果他們所在的公司沒有模具工程師可協助檢討產品結構和模具,他們如何與模具廠溝通。大多數人回答說,他們會直接提供圖檔給模具廠,要求製作DFM報告,然後依照報告中的建議進行修改;若無法修改,就直接告訴模具廠不能改。若是遇到雙方有不同意見時,公司內沒有前輩或熟識的人可以諮詢,那麼就只能在論壇或社群上提問(圖3)。

擁有現場工作經驗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在現場工作中,你可以瞭解模具製作過程,養成加工觀念。如果你有機會參與試模過程,更可以深入了解射出成形過程,並學習如何處理產品成型問題及對策。
深入了解製造過程、理解產品設計和加工流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經驗都是培養工程師未來工作能力的基石,尤其對於待在代工產業的工程師來說更是如此。這方面的能力需要透過實務經驗的經驗補助,透過現場工作學習和積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各種製程挑戰(圖4)。

◎ 人生錯過的機會可能很多,但是好的機會不會常有

當我轉任為機構工程師並擔任主管後,我希望能夠尋找有現場實務經驗的人才來培育(圖5)(圖6)。這樣做的原因是,我希望未來能夠培育出一批有實務底子的中層幹部,同時也能夠為朋友提供所需要的人選。因為在我自己的職涯中,也是一邊做一邊學習,並沒有人給予我專業建議或指導。我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去摸索和學習,希望能夠透過培育有經驗的人才,節省他們學習和成長的時間。

以前找人時,曾經看過一份履歷,其中一位在模具廠工作的工程師希望轉換到設計領域發展,希望我們能夠給他一個機會。因此,我請人事部門安排他來面試。然而,在面試當天,他一直未出現。後來,我們得知他忘記了有這件事情。當人事部門詢問我的意見時,我建議給他一個下午的面試時間,但他卻表示忙碌且無法配合。考慮到他的態度,我告訴人事部門,我們不需要再繼續找他了,應該尋找其他適合的人選。
這件事情讓我意識到找工作的態度和行為舉止非常重要。找工作不只是讓自己的履歷看起來不錯,也需要具備認真和負責的態度。若是因為忘記或其他原因缺席面試,應該立即向對方道歉並解釋情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與負責。

這位候選人的行為和態度已經讓他失去了這個機會。有些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他卻錯失了一個可以轉型並且同時薪水不會比現在低的機會。
我曾經成功地將我以前的模具設計助理招募為模具工程師。當時他在另一家公司的月薪為43000元,但我成功地幫他與公司談判,最終他的薪水提高到52000元。儘管他最終轉型成為機構工程師,但我還是很樂意為他提供機會,並讓他從中獲得更好的薪資和職涯發展機會。
總之,在選擇工作時,不僅要看重眼前的收入,還要思考未來的發展和前景。若是遇到有價值的轉型機會,應該好好把握,以為自己的職涯帶來更好的發展和報酬。

作為一位從模具工程主管轉型為機構主管的我,看過不少工程師的履歷和背景(圖2-2)。我相信,只要你有勤奮肯做的態度,以及具備實務經驗,轉型其實並不需要太高的門檻(圖7)。當然,有時為了獲得轉型的機會,你可能需要用薪資來換取。中小企業常常會以這樣的理由來調整你的薪資待遇。我自己從模具鉗工轉型為模具設計時,薪資待遇被砍了一刀;再從模具設計轉型為IMD製程工程師時,也被砍了一刀。直到加入系統廠後,整個薪資待遇才逐步提升。因此,我深刻體驗到這樣的痛。

當我擔任主管後,只要有能力勝任工作的人,薪資的事情就是公司的事情。我不會特意降低新進員工的薪水。因為每個人都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各取所需。如果薪資被調降,要想再恢復到之前的水平,可能需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當我終於將員工帶到能夠獨當一面時,他們又可能會離開公司,去追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因此,我相信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公司應該給予員工合理的薪資待遇,以及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成長機會。這樣才能夠留住人才,並且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更大的成功。同時,員工也需要為自己的發展和前途負責,持續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以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 不要消耗掉你原本的優勢

在我的職涯中,遇到了幾位自稱是從模具廠出身的機構工程師,但是他們的表現並不符合期望的能力和態度。在OEM/OEM廠與產品(機構)工程師合作的過程中,除了自己技術經驗的積累外,我最大的成長就是培養出了看人的能力。因為我需要與不同的工程師合作,每一次合作之後,這個工程師的工作態度以及能力就能夠知道了。

在工作中,良好的工作態度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你擁有豐富的技術經驗,如果態度不佳或者能力不足,也很難得到同事和客戶的信任和支持。
因為不僅是我會看,其他人也會看,工作經驗不足但可以用工作態度來彌補,但明明就是不怎麼樣還要裝一副自己很懂的態度,本來擁有模具背景是一個很好的優勢,但是這樣的態度跟能力只會讓人想說你模具出身的,結果能力程度也不怎麼樣。有時看到這樣的人,心裡會想說這種人的存在只會危害以後想要轉型的後進,讓其他人認為模具出身也沒什麼了不起。以(圖8)為例,最後這個工程師看苗頭不對,就離職走人,機構主管只好把這個坑給接下來做,如果丟給其他工程師做,就只怕換另外一個工程師離職。

眼睛長在頭頂上的技師

當上機構主管後,我每週都要參加BU單位的機構主管開會。有次開完會後主管們在聊找人的事情,我提議可以考慮找一些有現場經驗但想轉設計的人來擔任機構工程師,不僅可以讓這些人有機會轉型,也能夠幫助部門處理模具相關的事務。然而,有位部門主管卻表示:「Ken,不是每個人都像你和xx(曾由我帶過的一位模具工程師,也轉型為機構工程師)那樣,之前我們曾經試著招聘過這樣的人,但是他們的土脾氣和自以為是的態度難以管理,最後只能放棄了。」另一位機構主管也表示贊同。

大公司注重人和以及團隊合作,因為大廠是由不同部門串聯起來的團體。不像是在小型廠,你在模具廠或是射出廠做的好做的快就能明顯的表現出來,因此小型廠通常都會比較出現個人式的強者,所以這些人也就很容易眼睛長在頭頂上。然而,在大公司裡所不允許的。在大公司,團隊的合作以及溝通會是首要的人際關係處理。

● 不是一群人一起做事就叫做團隊!6張圖看懂什麼叫做「團隊」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1417

● 太過注重團隊合作,對你的工作不一定是好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2619

● 六個技巧,讓團隊合作更成功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9320.html

◎ 了解因果關係會讓你更清楚問題點

在產品設計、模具設計與射出成型的領域中,這三個環節是密不可分,然而很多人都只待在某個產業,而忽略了其他產業的存在。因此,若您擁有現場到產品(結構)設計的經驗與經歷,您就能更深入地了解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及影響,這也能夠提高您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更容易判斷問題的根源。就算以後不想當機構,日後重新回到模具設計或模具工程的領域,您也能夠比其他沒有這些經歷的工程師更加注重細節。
此外,轉換職業後的薪資待遇也有望提高。如果您希望進入較大型的跨國企業工作,那麼尤其需要強化語言能力,才有更多機會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並獲得更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