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領階級

灰領階級

灰領是指未歸類為白領或藍領的高技能就業人員。就收入而言,灰領通常介於白領以及藍領之間。灰領工人通常擁有特定領域的專科學校或技術學校的畢業證、副學士學位、證書或文憑,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復合型技能人才。

◎ 閱讀習慣的培養

從模具鉗工轉型為模具設計師後,我開始會看一些商業雜誌,例如《天下雜誌》、《遠見雜誌》、《商業周刊》和《今周刊》等,以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和了解商業趨勢。
但是,那時候剛轉設計,當時薪水並不高,捨不得花錢買雜誌。於是,我就去圖書館借閱或是到漫畫書店租借,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擴展自己的知識。在閱讀這些商業雜誌的過程中,看到有關於灰領階級的文章內容,才知道我算是屬於於灰領階級這一類的職位。

在閱讀了這些一些文章後,我逐漸意識到作為一名設計者,我也是灰領階級的一份子。灰領階級這個重要的職業類別,涵蓋了許多經濟部門的中級職位,像是設計師、技術支援人員等等。站在模具設計師的角度來看,我發現我的工作職責和職業定位跟灰領階級的其他成員有很多相似之處。這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自己的職業身份以及工作的特點。

◎ 灰領階級的由來

“灰領”(gray collar),一詞產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中晚期的美國,原指負責維修電器、上下水道、機械的技術工人,他們多穿灰色的制服工作,因而得名。
當時,美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高度服務化的時代,大量的職業從傳統的藍領和白領職位轉向了更多的技術性和知識型工作。這些職位不再僅僅需要體力勞動或是傳統的文書處理技能,而需要更加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由於這些工作不再是純粹的藍領或白領工作,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中層級別職位,因此人們開始使用“灰領階級”這個新的詞彙來形容這些職業人群。與此同時,這些職業人群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也與傳統的藍領和白領有所不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灰領”的含義和範圍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成為既能動腦又能動手,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較強的創新能力、掌握熟練的心智技能的新興人才的代稱。
相比白領和藍領,“灰領”職業人既要有良好的理論素養,又要有動手實踐的能力,是複合型、實用型人才。

總之,灰領階級的出現源於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代表著中層級別的職業人群,他們的職業特點是技術性、專業性和行政性,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 各個階級的工作型態

以下內容是各個型態的分類說明(圖2)。

● 灰領(Gray collar worker)
https://wiki.mbalib.com/zh-tw/%E7%81%B0%E9%A2%86

● 白領、紅領、紫領、藍領,看看你是什麼領?
https://kknews.cc/zh-tw/news/r6mxk4.html

● 0.1釐米的專注:放牛班小子馬祥原的世界冠軍之路
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5073577?template=fashion&from=search

●《0.1釐米的專注 – 放牛班小子馬祥原的世界冠軍之路》

◎ 白天求生存,晚上求發展

在職場中,很難找到完美的工作環境。即使一家公司的福利薪水不錯,仍然會有人離職。舉例來說,我接觸過好幾個從水果公司出來的工程師(圖2-1) (圖2-2)。明明薪水還有福利待遇都不錯,那麼為什麼還想要離開。這顯示了即使在高福利的公司中工作,仍然可能遇到其他問題,例如老闆、組織和工作環境等等。

在現今的職場中,競爭日益激烈,而你能否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取決於你的能力和技能。因此,在一家公司工作時,你盡可能地應用公司的資源學習和成長,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能力。
我剛從事模具設計工作時,薪水並不高(那時候我算過,就算在怎麼調薪,5年內也不可能調到我當模具鉗工的薪資水平,唯一能做的就是跳槽,因為那時候我轉設計助理後,底薪只有21000元),所以我盡量從工廠的資源中盡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同樣地,即使你現在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不確定,也應該專注於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以及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利用自己的下班時間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從而更好地改變自己的生活。
在職場中,你可能會遇到不開心的時刻,但這時,你應該專注於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並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你將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你真正感興趣的工作和領域。

總之,白天求生存,晚上求發展,這是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徑。盡可能應用公司的資源學習和成長,並將這些資源轉化為你未來工作中的優勢和發展機會,這是我當模具設計時最大的領悟。

◎ 後話

待系統廠的經驗中,讓我體會到老美的影響力,他們對我的工作和觀念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在(圖2-1)和(圖2-2)的談話中,那時候有了一個深刻的體悟:對於客戶的需求,直接說”不”是很困難的。你只能溝通協調再協調(甚至還要做DOE驗證給客戶看),才能找到一個讓各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在討論(圖2-1)和(圖2-2)的話題時,台積電還沒有被要求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
事隔多年後,當我翻看過去的聊天紀錄,心中充滿感慨。這種影響力並不僅僅限於公司範疇,它甚至影響到了國家層面。

● 台積電美國設廠:鳳凰城裏搬來了「台積村」村民,台灣晶片工程師為何「降薪」去美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3983822

☆ 其他參考資料及文章

● 薪水翻倍! 技術+學歷 “灰領”階級正夯

● 人才需求增 「灰領」階級搶手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detail.aspx?id=50575

● The Emerging Grey Collar Workforce
https://www.globenewswire.com/en/news-release/2020/01/22/1973745/0/en/The-Emerging-Grey-Collar-Workforce.html